在明清宫廷的器物谱系里,瓷器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景德镇御窑厂精心烧制的碗、杯、瓶、盘等器物,既有满足日常用度的酒器、茶具,也有装点空间的花瓶、尊等陈设品 —— 而在这些瓷作中,墩式碗凭借敦实厚重却不失精巧的特质,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。今天我们就来探寻:墩式碗如何从明初的朴拙雄浑国融汇通,一步步演变为清代的精巧繁丽?
清康熙 青花福禄寿三星诗文墩式碗成交价:138 万元
一、明清墩式碗:从雏形到定型的演变
墩式碗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唐五代的越窑秘色瓷,直到明清时期,才最终定型为 “直口、深腹、大底足” 的经典器型。
明朝建立后,社会逐渐稳定,经济复苏带动制瓷业蓬勃发展。作为明代瓷器发展的关键开端,洪武朝成为墩式碗流行的起点。这一时期的墩式碗,主打 “厚重雄浑” 的审美风格:胎体质感偏粗,釉色以青瓷为主要品类。其中,明早期的龙泉窑产品最具代表性 —— 釉色如翡翠般青翠,器物内外壁以模印工艺饰缠枝花卉纹,圈足露胎处还会显现出标志性的 “火石红”;更关键的是,当时这类瓷碗的纹样需经内府审定,设计风格与景德镇官窑一脉相承。
展开剩余81%明永乐龙泉窑青釉刻花四季花果纹碗
明正德 青花番莲纹墩式碗
到了成化时期,制瓷工艺迈入新高峰,墩式碗的造型也随之出现独特变化:底足直径相对缩小,碗腹与圈足则更显深高。中贸圣佳 2016 年春拍中,一件明成化御窑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就以 1736.5 万元高价成交。这件罕见瓷碗曾为日本家族珍藏,是成化官窑早期摹仿宣德斗彩的代表作;其装饰的 “满池娇” 荷塘鸳鸯题材源自宋元,正是宣德与成化两朝的工艺衔接,才催生了斗彩这一陶瓷新门类。
明成化 御窑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中贸圣佳 2016 年春季拍卖会成交价:17,365,000 元
二、清代墩式碗:工艺创新与吉祥寓意的融合
步入清代,墩式碗的器形得以延续,但工艺与审美却转向 “精巧化”,仿生与跨界工艺成为突出亮点。此时的墩式碗胎体变薄,釉质莹白如雪,还发展出粉彩、斗彩、仿漆、仿金属等新工艺 —— 乾隆时期尤其擅长创新,比如外壁仿雕漆红釉、内壁饰金彩的墩式碗,便是将瓷器与其他工艺门类融合的典范。
其中,“清乾隆 御制洋彩过枝石榴花卉纹墩式碗(成对)” 堪称清代工艺的缩影:器物胎体轻薄,釉质莹白洁净;外壁以洋彩绘制过枝石榴花卉,饱满的石榴微微开裂,花瓣层次分明,色彩艳丽夺目;内壁及碗底施松石绿釉,底部还书有 “大清乾隆年制” 蓝料款。这件瓷碗不仅工艺精湛,还暗含 “多子多福” 的吉祥寓意,最终在中贸圣佳三十周年春拍中以 638.25 万元成交。
清乾隆 御制 洋彩过枝石榴花卉纹墩式碗成对尺寸:D:15cm H:6.5cm款识:“大清乾隆年制” 篆书款成交价:6,382,500 元
纹饰设计上,雍正、乾隆时期盛行 “福寿三多” 纹 —— 以寿桃(象征多寿)、石榴(象征多子)、荔枝(象征多福)组合而成,寓意源自《庄子・天地》中 “华封人祝尧” 的典故。更特别的是,当时的绘画技法还融入了西洋透视理念,果实渲染得立体饱满,枝叶的阴阳向背也清晰可辨,让纹饰更具层次感。
清乾隆 粉彩三多纹墩式碗款识:“大清乾隆年制” 六字三行篆书款尺寸:D: 15 cm
三、明清墩式碗:传承中的差异
整体来看,明清两朝的墩式碗在造型、工艺、纹饰上既有传承,又各具特色:
造型差异:明代早期墩式碗碗腹偏浅,重心下沉;到了中后期,碗腹与圈足逐渐加深加高,尤其是成化时期,底足直径明显缩小。清代墩式碗在继承明制的基础上,还衍生出腹部更浅的 “罗汉碗” 等新样式。 纹饰风格:明代纹饰题材广泛,早期多继承前代传统,中后期随社会发展不断创新,且深受当时绘画风格影响,写意性较强;清代纹饰则更注重细腻描绘与吉祥寓意的表达,整体风格华丽繁复,细节处更显精致。(备注: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结语:
收藏中国瓷器,不仅是对美的追求,更是对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尊重。深圳三森文物有限责任公司始终秉承“让收藏回归本真”的品牌理念,致力于为藏家和投资者提供专业、便捷的一站式收藏服务。无论您是瓷器收藏的初学者还是资深藏家,我们都将竭诚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领略中国瓷器的无穷魅力!
(本文数据源自雅昌、古籍等权威艺术媒体报道,内容仅作信息分享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)
你的藏品离“破圈”还有多远?
古玩市场的变革需要每一份民间力量的参与。关注三森文物,获取专属藏品流通方案,加入打破拍卖行垄断的实践者行列。记住,马未都的捡漏时代已逝,但数字时代的民藏星辰大海正在开启。
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,少走弯路。关于民间藏品想出手的藏友们请多多关注我们,还是要尊重藏品客观事实,实事求是,以诚相待!你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肯定。
END
征集送拍、鉴赏交流、请私信投稿、谢谢
(送苏富比、佳士得、保利、嘉德、瀚海、永乐、荣宝)国融汇通
发布于:河南省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